雕塑家李良仁   夢想「福爾摩沙」放大


作者:邱斐顯
刊載於《新台灣》新聞週刊 # 521(2006.3.18~2006.3.24)



近年來,國際知名雕塑家李良仁的藝術作品,在台灣公共裝置藝術領域,頗負盛名。一九九五年台北市立美術館的「天空---一九九五」,一九九八年嘉義布袋鎮的地標「千禧布袋」、新竹國泰建設荷蘭村的「彩色花園」,二○○○年與二○○四年擔任「總統就職晚會」的藝術指導,二○○五年台北華山「天賜良雞」,都是李良仁傑出的代表作。


鮮為人知的「福爾摩沙」作品


聽說,李良仁有一件雕塑作品,卻是鮮為人知,見過的人更是屈指可數。當我決定採訪李良仁時,我向李良仁詢問這件雕塑品的下落,李良仁的答覆甚妙:「它還在我家的倉庫裡,但是我得翻箱倒篋把它找出來才行。」這件雕塑作品的名稱是「福爾摩沙(Formosa)」。

「福爾摩沙」,一件只有二十多公分的銅雕塑品,共分為四個部份,每個角度都對摺成九十度但又切割,不管觀看者從正面或反面來看,都可以看到「福爾摩沙」。這件作品是李良仁在一九九三年到一九九五年間所做的。他的創作理念是,台灣過去數百年來,不斷受到外來政權的統治,「福爾摩沙」是被分割的。但是他又想把代表台灣旺盛的生命力表現出來,因此做成四個部份。

原本他以石膏鑄成,後來改用銅鑄。不過,這件作品至今尚未完成。因為當初創作時,李良仁用銅把它灌成實心,之後再親自以手工方式,拿挫刀去磨角度。挫磨的過程中,李良仁的手都磨到起水泡。原本他還想一系列做個兩、三件,但技術上實在太難焊接了,甚至銅板焊接後也變了形,李良仁不得不暫時放棄。

李良仁坦白道出他的夢想:「我希望將來有一天,能把這件作品放大至七、八米高,讓人們能在裡面穿梭,並在銅鑄的『福爾摩沙』上面刻字。」他強調,把原寸二十多公分的作品,放大到七、八米後,原有的困難就都能克服了。


「千禧布袋」成為故鄉的地標


一九九九年,李良仁創作的「千禧布袋」,高高地矗立在嘉義縣布袋鎮的海邊,成為布袋鎮的地標。這是他設計了兩個月才完成的大型公共藝術作品,高度六點七米,基座長度四點八米、寬度兩米。李良仁特別選用耐酸鹼的進口銅板為素材,一來可以承受布袋的海風吹蝕,二來可以鼓勵遊客盡情觸摸。李良仁認為:「藝術作品就是要走入人的生活,讓人跟作品有互動。」

嘉義布袋是李良仁的故鄉,這裡有他成長回憶的點點滴滴。小時候,家裡向台鹽租了一塊地。這塊地在海邊的鹽分地帶,又常有天災,不利耕作,因此被闢為魚塭。這口魚塭要養活祖母、父母親與五個子女,共一家八口人,生活上很艱困。李良仁是家中的長子,對這些經濟上的壓力,感受特別深刻。

李良仁的印象中,光是與天災搏鬥的經驗就有好幾次。有一次,家裡有一小塊地,地上種紅甘蔗,打算等收成時要賣人,以換取生活所需的金錢。然而,颱風一掃,心血全無。另一次,颱風來襲,魚塭面臨漲潮的困境,李良仁站在牛車可行走的堤防上,眼看著魚兒往外流,想下去救又怕危險,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魚兒流走、海水倒灌的事實發生。還有一次,家裡改養蝦,結果遇到寒流,又是血本無歸。「我們家如果收成好,就趕快還債!」

李良仁成長的環境裡,常常要與天災搏鬥,他覺得「跟老天爺要一口飯吃」的感受很強烈,他自然而然養成個性強悍、不服輸的精神,以及草根般的韌性。


帶狗和武士刀,到草寮顧魚塭


「因為生活不易,人民就容易結草為寇。在我們的庒頭,我就常看見大人好鬥、耍流氓、帶武士刀彼此追殺的場面。我國中一、二年級時,甚至要帶著小狗和武士刀,到草寮去顧魚塭。」

現在回想起來,李良仁忿忿不平地指出,台灣西部沿海過去飽受海水倒灌之苦,就是因為國民黨政府人謀不臧、官商勾結,堤防不肯好好做,導致沿海居民苦不堪言、民不聊生。

李良仁從小在海邊玩泥巴長大,但是生活的貧困如何讓他摸索到藝術創作之路?他在國中與高中時代,都曾遇到對他影響很深的老師,開啟了他的學習視野。李良仁國中的國文老師謝英傑,不斷鼓勵他多讀書、多讀文學作品,還把自己的藏書借給李良仁帶回家讀。李良仁很自豪地說:「我在國中的時候,就把當時柏楊、李敖的作品都看光了,我的國文程度都比得上高中生了。」


聯考五次,才進了藝專雕塑科


讀國中時,有一次有個老師問他:「籠子裡有三隻雞,牠們共有幾隻腳?」李良仁回答他:「七隻腳。」老師堅持說他錯,他告訴老師:「我的確在市場上看過三隻腳的雞。」老師卻是責怪李良仁喜愛爭辯。也因為李良仁不服輸的個性,在國二升國三的時候,他提了問題,問倒了一個老師,結果學校就將他轉班,從中段班轉到後段班。

幸好,李良仁讀高中時又遇到一個良師,教美術的吳梅嶺老師,鼓勵他畫畫,才又讓他投入藝術學習之路。然而,李良仁的個性不改,曾經為了國文課本裡,諸葛亮《出師表》中「不毛之地」的解釋,與老師理論。李良仁還拿出薩孟武教授寫的考據給老師參考。

從國中到高中,在不少老師眼中,李良仁是令學校和老師們頭痛的「問題學生」。高中畢業後,李良仁曾經對自己暗許一個目標:「不做藝術家,就做流氓。」不過,他沒有做流氓,自己一個人離鄉背井上台北後,卻很努力地與大學、專科等聯考「搏鬥」,總共考了五次聯考才成功。他終於考進了國立藝專(現為國立藝術大學)雕塑科。

在藝專唸書時,有一次,李良仁在海報上,畫了一個紅太陽。他因此被教官找去問話。這件事對他影響很深,在學期間,他雕塑創作的風格,常常傳達一個訊息,那就是「人與人之間的疏離,無法交心」。


殘破哀傷女體 表現台灣婦女韌性


談到雕塑學習過程,李良仁坦承,在學校裡,先後用過石頭、鐵片、石膏等素材,也鑄過銅,但因為自己是窮學生,沒錢買銅,只好用便宜的塑膠FRP(即玻璃纖維)來代替。讀書時,為了賺自己的費用,更是利用課餘時間,到雕塑工廠去打工。

雕塑過程中,李良仁曾因磨銅屑,致使銅屑噴到或刺進皮膚、眼睛裡去。此外,在黏接雕塑品時所使用的硬化劑(硝酸銅),也對人體皮膚的傷害很直接。再者,李良仁也沒有經濟能力,購買工作上必須、但價格昂貴的「防毒面具」來自我保護。

李良仁雕塑創作一路走來,幾乎可用「遍體鱗傷」來形容。而且遍體鱗傷的,還不只是身體而已。他的雕塑成品,多半呈現殘破、哀傷的女體,因為他企圖以台灣歷史的觀點,突顯台灣島民的強悍個性,在心靈與意志受到摧殘後,展現出強韌的生命力。而選擇以女體為素材,因為李良仁覺得,台灣婦女在父權陰影下備受壓抑,她們所表現出來的韌性和內斂,與台灣歷史的奮鬥精神相似。

然而,展覽會上,這樣的成品幾乎得不到鑑賞家的青睞,他的作品沒人要買。
「大家都想買好看的、完整的雕塑品,也認為那樣才有價值。」李良仁相當感慨,覺得自己花很多心血、憑主觀意念創作,一般人卻不識貨。作品找不到買主、賣不出去的感受,也讓李良仁心頭滴血。最後還得靠朋友伸出援手,才能度過生活的困境。


背著女友,大老遠跑去聽演講


李良仁的朋友中,包括了一位相伴一生的配偶官月淑。官月淑和李良仁同是國立藝專的同學,又同是嘉義同鄉。官月淑唸的是美術科,現在是知名的兒童插畫家。

李良仁強調,他在藝術創作時,不像一般人先從「美術史」開始讀,而是先讀「歷史」。「我覺得這樣做出來的作品,才會有宏觀的視野。」李良仁從小就對歷史有濃厚的興趣,加上自己親身經歷的環境,使他對黨外民主運動相當關心。

李良仁記得,尤清第一次參選台北縣長時,他邀當時的女友官月淑去聽演講。官月淑那時候腳嚴重扭傷,沒辦法走路,但還是陪著他去。他們兩人,騎著一部老爺機車,從松山一路騎到中和、南勢角的某個演講會場。當機車停在會場門口時,他們才發現,還必須走一大段路,才能聽得到演講。「我們下車後,我把她背在我的背上一直走,走到演講台下去聽演講。當時,還有人因而讓座給她。」


幸虧老婆支持 否則市場賣菜


李良仁也曾在私立學校謀個教職維生。後來,李良仁的作品先後在世界各地展出,從德國、韓國、新加坡、奧地利,到香港,也屢獲大獎,但仍改變不了「作品賣不出去」的事實。那時候,弟弟妹妹陸續從南部北上,他又要教書、又要創作、又要養家,負擔很大。

有一次展覽完畢,他甚至興起一個念頭:「把教職工作辭掉,乾脆在自家樓下的市場賣菜。」因為他看到國小畢業的菜販,光靠賣菜,房子都賺了一、兩棟。幸好他的太太官月淑,當時任職於《漢聲》雜誌的美術編輯,堅持扛起經濟重擔,讓他無後顧之憂地持續創作,造就了日後的雕塑大師李良仁。


失敗九十九次 成功地站起來一次


一九九四年,陳水扁當上台北市長,李良仁帶有濃厚本土色彩的藝術創作,得到展示的空間。他的作品「天空---一九九五」,在台北市立美術館中庭展出。「天空」的創作理念,來自「民俗風箏」的飛翔,加上台灣寺廟的「符畫與書法」,透過民間傳統竹製材料,以及民間藝術的強烈色彩,構成作品的創作元素。

當時,李良仁從事雕塑工作已經十多年了,他表示:「這件作品,打破傳統的雕塑方式,以三度空間的立體構成,運用現代裝置藝術的做法,結合美術館場景、空間及燈光效果,營造佳節慶典的歡樂氣氛。」他很欣慰,他終於能在這個展示中,把台灣傳統的、本土的養分,轉化成現代的藝術創作。這件藝術品可說是他藝術創作風格的轉捩點,因為「天空」的完成,讓李良仁把過去被積壓已久的能量釋放出來。

隨後,李良仁與弟弟李永豐(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)合作,開始涉入劇場裝置領域,李良仁的作品因而加入更多與人互動的元素。對於近年來的成功,李良仁再三強調:「現在,你看到我成功地站起來一次,之前,我可是失敗跌倒了九十九次。和孫中山革命失敗十二次比起來,我比他更偉大。」

李良仁熱愛創作、熱愛鄉土,他非常期待將來有一天,放在他家倉庫長達數年之久的「福爾摩沙」,有機會把原件放大,做成高達三、四層樓的景觀雕塑,讓台灣人民,能親手觸摸這件深具意義的藝術作品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ppyl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