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價值.創作活泉

          ---訪談心情燒錄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◎邱斐顯

一、訪談報導.心得整理

200510月,我結束了長達十個月之久的《綠色年代-----台灣民主運動25年,1975~2000》上下兩冊一套書籍的執行編輯工作。因為我想在編輯或寫作的領域,繼續發展,於是經好友黃怡的引荐,我與《新台灣新聞周刊》總編輯高天生洽談之後,我嚐試以關心台灣文化的角度,報導致力台灣文化推展與保存的人物,以每周一文的合作模式,在《新台灣新聞周刊》雜誌的「文化視窗」專欄,定期發表文章。

當我決定接受這份挑戰,打算再度提筆寫作時,我的心中尚無明白而具體的專欄寫作計劃。直到後來,一篇又一篇的訪談報導,陸續累積下來以後,我才慢慢覺得,原來自己所做的報導,受人鼓勵,我也建立自信。  

200511月,到20067月,九個月中,我先後訪談了二十多位藝術文化工作者,總數二十四篇的訪談的文章,都一一刊登在《新台灣新聞周刊》的雜誌上。 
 

這二十多位藝術文化工作者,有些人本來在網路上的資料就很豐富,我還沒訪談前,上電腦網路一查,個人相關資料早已堆積如山。有些人雖是在畫壇,或是藝術創作、表演的領域上,頗有名氣,但是在網路上的資料卻非常有限,甚至不易找到較深入的個人資料。

我欣慰的是,藉著我的訪談報導,讓這些藝術文化工作者,他們的個人報導資料,更加豐富;讓一般人也能從網路上,得到更多寶貴的內容,因而更了解他們一直努力不懈,為台灣文化奮鬥的歷程。這也算是我報導寫作之外,最大的快樂與動力來源。

這九個多月的工作期間,有一次,和好友曾弘彬聊起來,才知道什麼叫網路資料的「點閱率」。他經營生物科技公司,經常上網查詢最新科技或葯品。他說,在電腦上,一鍵入某一個查詢資料,會跑出很多相關的清單,第一個被列出來的項目,其「點閱率」就最高。

2006
7月以後,《新台灣新聞周刊》因為財務狀況吃緊而縮編,我也因此中斷訪談寫作的工作。有一次,我上網查查自己訪談過的人物資料,竟發現,我所寫的報導文章,「點閱率」都相當高。這件事,讓我有小小的成就感。

訪談報導的寫作過程,有的辛苦,有的有趣,有的挫折感很深,有的成就感很大。這些內心感受,精彩程度,其實不下於已刊出的文章。我決定把這九個月來的心情筆記,作一番整理與記錄。
 

二十四篇訪談報導中,有相當大的比例,我是全程使用「台語」與受訪者(十五個)對談的。其中兩位受訪者,達悟族文學家夏曼.藍波安,和客籍油畫家潘朝森,我則是以「國語(北京語)」做訪談。另外七位受訪者,則是「台語」、「北京語」摻雜訪談。

每週一篇文章的訪談寫作,壓力其實不小。從聯絡受訪者,先行閱讀受訪者的資料,擬定提問,約定訪談時間,到訪談後把約三、四千字的文稿整理完成,甚至備齊搭配文稿的圖片,都必須壓縮在短短的幾天之內完成。

為了節省工作時間,我通常使用「室內電話」,進行一至兩小時的深入訪談。「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」,原本家裡的無線電話,通話品質不佳,我只好另行添購一組新的無線電話話機。我還沒開始賺稿費,就先花一筆錢買工具。

訪談中,大多數是以「電話」進行;不過,有五位受訪者(導演黃明川、台灣史學者楊碧川、達悟族文學家夏曼.藍波安、台灣百岳水彩畫家郭明福,與雕塑家李龍泉)是我親自見面訪談的;另有三位受訪者(卑南族的原住民歌手高子洋、研究平埔族的漢人學者林清財,與中台灣的布袋戲名師沈明正),則是我以現代科技的免費網路電話(Skype)進行訪談的。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網路科技的功能,人物專訪,竟是如此便利與快速。
 
受訪者中,有十九位親自過目我的文章,確認我的報導無誤。我因而得知,學術界退休的曾道雄教授,與資深歌仔戲編劇陳永明先生,都是屬於中、高齡的年紀且善於使用電腦處理文字的前輩,他們兩人都是利用電腦「手寫版」,把文字儲存在電腦的族群。從他們的身上,我學到很多東西,包括他們永不停歇的學習態度。
 
雖然我曾經擔任過文字編輯、執行編輯、以及採訪寫作的文字工作者,但是十多年來,因為工作職場的轉換,以及家庭因素,很久不曾再提筆寫作,因此,當我打算開始訪談寫作時,心裡真是誠惶誠恐、忐忑不安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ppyl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